Mr.6先生今天的文章,【健身教練的研究:原來「毅力」的底下其實偷藏著「多樣化」秘訣】,讓我有很深的感受和認同感。

因為我在看書及運動時,也有這種狀況,每一次都會要換一條不同的路線,才比較不會厭煩,而能夠持續下去。上下班或工作時,也會常常嘗試不同的路線,讓自己有新鮮感,而增加工作的衝勁。床頭的書,書桌上的書,車上的書,廁所的書…也都不同,這位研究生的論文更讓我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對的。

但當然我也覺得,不見得每件事情都是這樣,還是有些事情必須得持之以恆,才能有所成就,必須要依不同的狀況做調整。

以下就是這篇文章的節錄,與大家分享

有一位研究生,以前曾任「健身教練」。當健身教練,發現很多客戶,來了一次、二次,接受教練的訓練,之後,就愈來愈少來、愈來愈久不見,毅力不夠,錢浪費了,身體也荒廢了……。這位年輕教練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,他決定故意給新來的客戶,每次都「不同」的健身動作。每個動作,都不要太久。什麼意思?

意思是說,跑步機還沒學會,下一次就改舉啞鈴;啞鈴都還傻傻分不清,下一次就改踩腳踏車……。每次都不重覆,每次都一下下就好。

這位健身教練打破了以往健身的規矩,拚命教客戶「新的東西」,不斷的丟掉舊的訓練;不再重覆,做一下就跑。他告訴客戶,不要持「之」以恆,而是持「多」以恆,這個「多」就是「多樣化」(variety)的意思──這個做累了,就去做其他新的……不斷的給他新的動作,結果,他的客戶,回流率特別高,不再容易中途放棄!

這位健身教練,後來到商學院念博士班,做了這個研究,證實了「這件事」──

這件事就是,任何以往認定必須「毅力」才能成功的事情,只要加入了「多樣」(variety),都會有神奇的「持久」效果

這篇論文將在2012年四月登上學術期刊,我認為是相當簡單的結論,也是相當震撼的結論,因為,這和我們從小被告知的,好像不太一樣

小時候聽老師說,字要寫得好看,就要勤練、勤練、勤練,寫一百次,寫一千次!

小時候聽老師說,運動員可以這麼厲害,都是每天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訓練,每日如此,連續四年,同樣的動作、同樣的操練。

聽起來,總是「非人」的訓練,大部份的「凡人」都望之卻步!不過,這位健身教練卻找到好辦法──所謂「毅力」,不是一定非得做同樣的事,反而做不一樣的事,每次都不一樣,就能順利的「毅」下去!這位前健身教練在他的論文中還推敲出為何「多樣化」可以換來「毅力」,因為,當人們離目標還很遠,做同樣的單調的事,很難產生任何成就感,這時候,如果改變「毅力 = 做一樣的事」的古板印象,拚命「多變化」,就能讓離目標還很遠的你得到早期的成就感和自信,就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了。

另外一個例子是「慢跑」,很多人認為,慢跑是一種修行,所以每天出門就是右轉,跑到街口再右轉,跑到紅綠燈就左轉,最後跑進國小操場跑兩圈,回家吃 早餐!每天就是跑同樣這一段路!但,以「持多以恆」定律來看,你偏偏應該每天換一條路跑,每天就是要跑不一樣的路,就比較容易繼續跑下去了。

另一樣簡單的事情,就是「讀書」,尤其是你想自修什麼,到書店買書來看,以「持多以恆」的定律來看,千萬千萬不要只買一本,妄想從一開始讀到最後!請儘量多買幾本,深淺皆可,然後每一本都讀一點點,這樣的成就感會暴增,錢花多一點,最後真的達成你的目標。

有些家長拚命讓孩子練習、練習、練習,那通常都是以前做不好的父母,他們為了完成他們以前做不到的事,所以要孩子努力完成,所以逼他們「練習」,然 而真正走過者,就會知道,以前字寫這麼漂亮,絕對不是「重覆」練出來的;文章寫這麼好,絕對不是「重覆」背書念出來的,那是一種興趣,而興趣的背後,其實是「多樣化」。

所有「毅力」底下,背後其實可能都偷藏著同一個秘訣,那個秘訣叫做「多樣化」!

最後,真正讓人感到有趣的,是這位研究者。

這麼一個簡單但震撼的「毅力 = 多樣化」道理,竟然是由一位健身教練,轉成博士班學生之後,自己研究出來的。我在想,我們很多學者不斷做實驗來證明一些事情,但,真正的智慧,早就已經在人生之中實證出來;而這些實證,是在實驗室裡是做不出來的,而在實驗室外,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中?這位博士班學生,竟然是從自己之前在健身房打工的經驗,得到了最重要的研究題材與結論……。

 

節錄自Mr.6先生 【健身教練的研究:原來「毅力」的底下其實偷藏著「多樣化」秘訣】 (http://mr6.cc/?p=7022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