涇渭分明1.jpg 涇渭分明.jpg  剛才在看中國人史綱,看到涇滑分明的成語,心血來潮,查證了一下其來源,發現還頗有趣的。

 

教育部的說明,這句成語意思是涇水流入渭水時,清濁不混,界限分明。語本詩經˙邶風˙谷風:「涇以渭濁,湜湜其沚。」(湜湜其沚:河水靜止時,清澈見底)。比喻是非好壞區別得非常清楚。

涇河,亦稱「涇水」,關中八川之一。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河,是渭河水系中的最大支流。渭河,亦稱為「渭水」。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的鳥鼠山,至陝西省高陵縣會涇水,後注入黃河。

從文中來看就是涇清渭濁,也就是2000多年前的詩經告訴我們涇渭分明是「涇清渭濁」

詩聖杜甫在《秋雨嘆》中:「濁涇清渭何當分」;也還有詩云:「旅泊窮清渭,長吟望濁涇」。可見在唐代渭水是清澈見底的,而涇水是渾濁的。1000多年前的杜甫說是「涇濁渭清」

宋朝時亦有記載「清渭濁涇」,700多年前也是「涇濁渭清」

清朝乾隆派陝西巡撫秦承恩,對涇渭進行考察,得出了「涇清渭濁」的結論,亦即約250年前又變成「涇清渭濁」了

大陸不少專家親赴實地考察,來到二河匯合的地方,看到的是渭水濁於涇水,也即是涇清渭濁的現象。《現代漢語詞典》因此將這一成語解釋為:"涇河水清,渭河水渾,涇河流入渭河時,清濁不混。

那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種今古混亂的情況呢?

 

我參考了各網站的說明,得到的認知如下,跟大家一起分享,並請指正。

涇河是一個「下切河」,流經的地方大量植被被毀,導致涇水泥砂含量很高,故呈現土混色。但由高而低,下降大,流速快,下切很深,而河床是石頭,所以涇河平時是沒有泥沙的,尤其冬季是清的。泥沙只集中在夏天的雨季和汛期,那時通過侵蝕黃土高原而挾帶了大量泥沙。

反之渭河是「沖積河」,流經沖積平原(即關中平原),流速較慢,它既沖刷,又淤積,自己堆積製造出河床,而且不斷的在變動,它可以通過河床淤積的泥沙自己給自己供沙。但渭河流經地方多有工廠存在,大量污水的排放致使渭水現在呈現黑色;在二水交匯處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。 

 

管它是涇濁渭清,還是涇清渭濁?總之就是比喻界限清楚,是非分明,是非清楚,容易區別。舉例:藍綠涇渭分明…哈哈!


山言居http://danny307hsu.pixnet.net/blog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